|

第51章 料得行吟怜长叹(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一】《月色溶溶夜》王实甫.元曲

听到虞美盼的叹息,完盛心想:当年,司马相如用瑶琴打动了卓文君的心,但这里没有琴,那就让我做一首诗送给小师妹吧!他抬头看见皓月当空,低头见是花阴满地,于是高声朗吟道: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

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夜深人静,完盛的声音又不低,美盼和如烟都听得真真切切,两人同时惊叫了一声“呀!”

“谁在外边墙角吟诗?”

“听这声音,好像是那个还没娶妻的傻角!”

美盼听了,芳心大喜。因为,刚才的吟诗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掷地有金玉之声。那诗章的含意表达得又是多么好!前两句写景,却浸透了浓烈的深情;后两句写人写情,更有深意,面对着皎洁的月儿,却看不见月中的人儿。

这“月中人”明明就在说我,这么说师哥也喜欢我啰?!

聪明的傻师哥!你不能当面倾诉,就借诗篇来传递着情愫,这般多才多情的人儿,叫师妹怎能不爱呢?

如烟见美盼低着头不说话,就问道:“盼盼姐,你在想什么?”

美盼装出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说:“我在想那首诗,挺不错的!”

“盼盼姐,好诗坏诗我不懂,我想那完相公二十三岁还没有娶到妻子,大概是人品不大好吧?”

完盛在墙外听到了,气得就要发昏。他没想到如烟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不是背后给小鞋穿嘛!不,这明明就是当着面说坏话!完盛真想跳过墙去,一把揪住这多嘴的小丫头,治她一个背后中伤之罪!

美盼听了如烟的话,心里可不太高兴了。于是道:“如烟妹妹,不可信口乱说人家!他怎会人品不好呢?你听他吟的诗,才思敏捷,锦心绣口,做得出这样清新的好诗来,人品是错不了的。古人说‘文如其人’,一点也不假。他虽然这般年纪还未娶妻,那是因为他眼界高,看不上普通的女子。才子,是要配,配佳人的!”

完盛在墙外听了美盼的这一番话,真是心花怒放。他站在假山上对着小师妹就是深深一揖。

【二】《兰闺久寂寞》王实甫.元曲

听到虞美盼对墙外“行吟者”的赞美,柳如烟会心一笑,说道:“盼盼姐说好就好,反正我也不懂。不过他也太欺侮人了!妹妹年幼,不懂诗词,就让他欺侮好了。姐姐你读了不少书,要不你也做上一首给他瞧瞧?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美盼差一点笑出声来:我早就想和诗一首了,可是不好意思,倒不怕师哥见笑,最怕如烟取笑。

现在,既然如烟主动提出要我做诗,这真是瞌睡时送来枕头——称心如意。小如烟怎么会如此知情知趣?便笑道,“好啊!我就用他的原韵,和他一首。如烟,你听好!”于是,曼声吟道:

“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美盼的这一声“如烟,你听好”,表面上是对如烟说的,实则是说给完盛听的!

完盛自然心领神会!他聚精会神,侧耳细听。

听罢诗句,完盛惊叹:“真才女也!怎么小时候没发现?否则……”他起初以为自家师妹只是身材儿窈窕脸蛋儿美,哪料到她还如此聪慧!你看她佳妙诗句应声儿出,一字字,一声声,都倾诉着愫情。师妹啊!你的诗句师哥全都领会。你孤单单的独自一人久居深闺,怎会不寂寞呢?大好青春都在迷茫岁月中虚度,岂不可惜……

自古惺惺惜惺惺!

完盛心想:不用多考虑了,干脆!我直接爬过墙去,看她能把我怎么样?!

他边想边从假山上站了起来,那腿正想往墙头上迈的时候,就听得如烟一声大喊:“啊哟!姐姐,不好啦,墙上有个大黑汉子!”

虞美盼虽然知道师哥就在墙那边,但突然见到他从墙头上探出半拉身子,着实也吓了一跳,便假意“啊”了一声。

如烟连忙安慰道:“有妹妹在,姐姐别怕!我已经看清楚了,就是那个至今未婚的傻角。咱们先回去,明天我去告诉老和尚,赶走他!”如烟为何要这样说呢?她是怕完盛傻里傻气地、不顾一切地爬过墙来。那样,如果让老夫人知道了,她就脱不了干系。

美盼本想多逗留一会儿,但听如烟如是说,只好说道:“快快快,咱们回去吧!”说罢,一手挽起如烟的胳膊,转身过去,就在转身的一刹那,又回过头来,深情一望。

只可惜是在晚上,虽然月光明亮,完盛只看见师妹微微回头,却没有看清楚“临去秋波那一转”。

姐妹俩进了内园,如烟转身把小角门又关上了。

眼看着小师妹被扶走了,完盛心中的懊悔啊,难以名状。

“嗨,师妹,你去了,你被师哥吓跑了,我竟是如此莽撞!啊,小师妹!你竟然走了!把师哥丢下,叫我怎么办呢?”完盛抬起了一双失神的眼睛,看看周围,只剩得碧澄澄的苍苔露冷,明皎皎的花筛月影。

他又恋恋不舍地望向小楼:现在师妹是不是把珠帘已经放下,房门也关得紧紧?唉,师哥我真是命薄!今晚算是没希望了,还是回去吧!

【三】《越调.拙鲁速》王实甫.元曲[1]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

倚着扇冷清清旧帏屏。

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

窗儿外淅零零的风儿透疏棂,

忒楞楞的纸条儿鸣。

枕头儿上孤零,被窝儿里寂静。

你便是铁石人,铁石人也动情。

完盛从假山石上下来,走走停停,只感觉庭院里空荡荡的。他呆呆地站了一会儿,风吹动着竹梢,东摇西摆,宛如他现在的心神一样;北斗星已经移动,在那斗柄处笼上了一层薄薄的云翳,就像他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也不清楚自己是如何回到书房的。

丝丝的春风,从稀疏的窗棂里透进来,把窗上的纸条儿吹得特楞楞地响。完盛对着那盏碧荧荧的油矮灯发着呆,身子斜靠在那扇冷清清的古旧帏屏上瞎想……

灯儿忽明忽暗,散发出伤感飘忽的光。

还是睡吧!

完盛脱了衣衫,头靠在孤零零的枕头上,顿感被窝里冷清清地发凉。这般的凄凉啊,你就是铁石人也会痛苦,你就是铁石人也会同情!

他狠狠地把自己又骂了一通:“完哲笃呀完哲笃,你这个成不了大事的人!谁教你如此性急,一起身就把人家给吓跑了?你说,你再等到何年何月才能看见她呢?

————————————

注释

[1]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一带。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1)基本含义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2)历史地位

继唐诗、宋词之后蔚为一文学之盛的元曲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方面,元曲继承了诗词的清丽婉转;一方面,元代社会使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专权,社会黑暗,因而使元曲放射出极为夺目的战斗的光彩,透出反抗的情绪;锋芒直指社会弊端,直斥“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的社会,直指“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的世风。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也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这些均足以使元曲永葆其艺术魅力。

元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化,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元曲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