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3章 一尺深红胜曲尘(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一】《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纳兰性德.词

第二天傍晚,杜十娘早早地带着丫环如意来到了“凤栖梧”。

丝丝的秋风吹拂着她的长发,她从如意怀里取过了竹萧,悠悠地吹了起来,静静地等着纪绪的到来。

可一等二等就是不见纪绪来赴约,杜十娘等到了三更天,便失望地回到了客船。

夜色阑珊,她难以入睡,便提笔写了一封充满委屈和怨恨的信,书信是这样写的:

“昨夜个人曾有约,

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天大亮后,却下起了雨。

十娘让如意把昨夜写的那封信给纪绪送了过去。

看到如意进了门,纪绪便诧异地问:“你不是……那…什么店的…店家女嘛……”

如意笑道:“什么店家女,我是杜小姐的侍女,她有一封信给你。”

纪绪这才回过神了,“噢~原来你们是一伙的,你们是‘组团’嬉弄我来了!”

如意也不好意思了,羞涩地说:“逗你,是有的;喜欢你,也是真的!”

纪绪打开书信看了起来,当看到“原是瞿唐风间阻”这一句时,不由地笑了起来,说道:“这个杜小姐,怎么又咒我掉进瞿塘峡里……”

如意问:“如果纪公子不是掉进水里,为何昨夜不来赴约?”

纪绪没有回答如意的问话,而是找来了纸笔说:“你家小姐是不又让我给她回封书信呀?”

如意道:“现在她不想见你的书信,她想见你这个人。”

两人正说着,船家来人通知说:今天有大暴雨,船要停航一天。

纪绪借此岔开话题说:“幸好今天不开船,否则正如你家小姐所说,我又得掉进长江水里!”

如意得意地道:“我家小姐不一般吧?”

“不一般!”

“这是不是…也算…救了你一命?”

“可以这么说吧!”纪绪嘴上如是说,心里却想,救命倒不至于,但确实为他保住了语蓉拼命为他攒的那一百五十两银子。

“你是不是得请一桌宴席,感谢一下我家小姐?”

“这…这……”纪绪支支吾吾地不想答应。

“这什么你‘这’,一个大男人,用得着如此小气吗?你可知,我家小姐在我们扬州,就算你家有钱,你也不是说请就能请得到的!”

这个纪绪相信,江南的名媛,不是任何人就能请得动出去吃饭的……可纪绪已不是从前那个腰缠万贯的富二代了。如今手里的那点银子,是语蓉为他进京赶考的费用,他岂敢乱花?便胡找理由地说道:“船上如何办得了酒席?先让杜小姐记下,以后纪某一定给她补上。”

“纪公子也是经常出游的人,你岂能不知,每当遇上暴风骤雨——船需靠岸,人需离舟。我们正好借着现在雨小,赶紧上岸找一处酒家……”看到纪绪不言语了,以为是默认了,便道,“你在这稍等片刻,我回去告诉我家小姐一声。”说完,如意便匆匆出了房门。

【二】《黄鹤楼记》阎伯理.记

或逶迤退公,或登车送远,

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极长川之浩浩,见众山之累累。

王室载怀,思仲宣之能赋;

仙踪可揖,嘉叔伟之芳尘。

如意一拐弯,便到了杜十娘所住的豪华单间。

正好谢月朗、徐素素和贾正理也在她的房间里,正在商议着上岸去哪里暂住的事。

听如意这么一说,杜十娘好不高兴。她提议,把宴席就设在黄鹤楼上:“古人不是说过嘛!‘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纪公子是大才子,在那里设宴岂不美哉?雨中观景,赋诗寄情……”杜十娘畅想着,“如果只有我们俩人,该有多好啊!”

“你想什么呐!你是不是又想抛下我们?就像昨天晚上,你一个人去约纪公子。”谢月朗埋怨道,“你也不想想,人家能跟你出去嘛!”看十娘有点儿不高兴了,月朗转而又笑道,“他岂是能单独与你出去的人?除非,有我们几个陪着!”

杜十娘为难地说:“可这么多人一起去,你叫人家如何花得起那么多的银子?你可知,黄鹤楼的酒水是很贵的!”

月朗道:“你为何要让人家纪公子花钱呢?”

杜十娘说:“是人家纪公子请我,我不让他花钱,难道让我花嘛!”

“你俩都不必花钱,总会有人为你表现的!”月朗边说边向贾正理使了个眼色。

贾正理道:“又想让我出血?”

月朗笑了笑:“你不是从来没有听过十娘的琴和歌嘛?今天就让你一饱耳福。”

“哎~”贾正理问,“你不是说杜十娘不会唱歌弹琴,光会吃饭喝酒吗?”

杜十娘嗔怒道:“你干脆说我是个‘吃货’多好!”

月朗捂着嘴,笑着说:“不是不会唱,是怕你们出不起那份银子。”

贾正理道:“听个歌、唱个曲能使多少银子?”

月朗不屑地说:“呵,多少银子,光听我十妹弹筝[1]一曲,就得纹银十两。”

“我操!”贾正理惊叫了一声,“那,唱一首歌呢?”

月郎把两个食指搭在了一起,比划成一个十字形状说道:“得有十个‘我操’!”

大家都大笑不止。

贾正理直摇头说:“你可饶了我吧,我可负担不起!”

月朗说:“你付不起,周大公子想花钱听歌,十娘还不给他唱呢!我十妹的歌声,不是谁花钱,就能听得到的……今天要不是你们跟着人家纪公子沾个光,就你贾正理,就算你出一百个‘我操’,也不唱给你听……”

杜十娘说道:“好了,别嬉闹了。贾大哥先带着他们去黄鹤楼定好酒席,我和纪公子随后就到……”

【三】《客官不可以》徐良.词曲

巳时,杜十娘带着纪绪来到了黄鹤楼。大老远,就听得到从包间里传出的琴乐奏唱。

只听,徐素素唱道:

“客官不可以,你靠的越来越近,你眼睛在看哪里?还假装那么冷静。客官不可以,都怪我生的美丽,气质又那么多情,小心我真的生气。”

又听到谢月朗扮作男生唱道:

“小姐,你是不是弄错了,好像我没有点这个煲,又矮又胖又找不到腰,虽然有点可爱味道。小姐,你是谁家的城堡,请你靠边坐坐好不好?挡到窗外风景看不到,你说的话莫名其妙。”

看到纪绪和杜十娘进了房间,徐素素表演得就更加卖力了:

“你要去哪里?我每天都在想你,想念你身旁空气,想念你坏坏眼睛。你现在哪里?我每天都在回忆,回忆搞笑的相遇,回忆悲伤的结局。客官,客官,客官,不可以!客官,客官,客官,你在哪里?客官,客官,客官,我想你!”

谢月朗却白了纪绪一眼,心里暗暗骂道:我请你,你便不来;杜十娘这个骚货一请,你便乖乖地来了,真是假正经。她便学着纪绪这个正人君子的模样唱道:

“小姐,小姐,小姐,不可以!小姐,小姐,小姐,别伤心!小姐,小姐,小姐,对不起!”

徐素素直接跑到纪绪的眼前唱:

“客官不可以,你靠的越来越近,你眼睛在看哪里?还假装那么冷静。客官不可以,都怪我生的美丽,气质又那么多情,小心我真的生气……”

————————————

注释

[1]古筝与古琴

古琴与古筝这两种乐器,长得很相似,有点像“俩兄妹”的关系,两者同属于弹拨类乐器,古琴是哥哥,大概诞生于3000多年以前,而妹妹古筝则大概诞生于2000多年以前。

作为哥哥的古琴以“清和淡雅”的风格成为了“国乐之父”、“圣人之音”,而作为妹妹的古筝则是以“明快灵活”的风格成为了大众百姓的最爱。

那么,为什么古琴在生活中没有古筝多呢?

其原因便在于“雅”与“俗”的传承与转化。千百年来,哥哥古琴与妹妹古筝一直相依为生,但是哥哥一直是“雅”的象征,而妹妹则一直是“俗”的象征。随着时间的发展,妹妹学习了哥哥“雅”的一方面,慢慢的超越了哥哥古琴。

(1)两者构造

古琴,又名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我国最古老的的弹拨乐器之一,从诞生开始,琴便带有一种传奇色彩,“神农造琴说”、“禹舜造琴说”、“伏羲造琴说”等等,这些关于琴的起源的故事众说纷纷。

而最早通过文字记录琴的资料应该是《诗经》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在古琴诞生后,古筝也随之而诞生,与哥哥一样,妹妹的诞生说法也是有很多,“蒙恬造筝说”、“京房造筝说”等等。

而其最早的文献记载应是秦朝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由此可见,筝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

其实,哥哥与妹妹虽然长得很像,但其实很好区分。

首先,琴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2-125厘米),象征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而宽约六寸(约20厘米),厚约二寸(约6厘米)。大体上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呈弧形的勤面,一是平直的底板。而古筝长大为163厘米,由框板、面板和底板组合而成。

除了整体大小结构的不同,古筝与古琴的弦数不同。

琴最早的时候是5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后来又增至7根弦;而对于古筝来说,最早也是5根弦,后来12根、13根、16根、18根不断地在增长,直到上世纪六十年古筝被增加到了21根,得到了社会普遍的认可和使用。当然,也不乏有23根、26根这样的古筝。

古琴的琴弦由丝绒绳制成,绳子两端被拴在古琴的琴轴上,因为弦的下方不需要琴马来支撑,所以属于无马乐器;而古筝则是需要筝马来支撑筝弦,所以属于“有马乐器”。

说完弦数,我们便来聊一聊声。

从专业角度来讲,古琴的音色分为泛音、散音、按音三种,泛音丰富、散音嘹亮、而按音余音悠远。这三种音色造就其古朴、沉郁、苍老的风格。

而古筝则是施弦高,筝筝然。其声音较大,穿透力强,低音区浑厚、中音区圆润、高音区明亮。

总而言之,古琴作为哥哥是成熟稳重的,而古筝作为妹妹则是活泼爱动的。

(2)雅与俗

从春秋时期的“雅乐、郑声”到后来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别,再到清朝时期戏曲音乐的“雅部 、 花部”之别,雅俗之分一直存在于历史长河之中。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

其实雅俗的背后是受众者社会阶层的不同。

“雅”的背后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有一定的知识水平的人群,这一人群大多处在社会的上层;而“俗”的背后则是民间大众的普通人群,这一类人群大多位于社会的底层。

而被称为“圣人之音”的古琴自然是雅的代表,而古筝则成为了俗的代表。

为什么?

其实归根结底便在于琴与筝的构造。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琴的“出身”就比古筝要更加神秘,更加高贵,无论是构造还是选材都大有讲究,而这种讲究是一种价值的呈现。

除此之外,便在于古琴与古筝的音色不同,所谓“曲高而和寡”,古琴多采用“独奏”的形式,先自娱自乐,而古筝则不同,因其音色的原因导致其适用于“合奏”,先“娱人”后“娱己”。

因而,综合以上两者原因,对于那些清高的文人来说,他们怎会先“娱人”再“娱己”呢!

所以春秋时期,孔子弦歌操琴以寄思绪;战国时代,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琴酒消愁,以琴会友;大唐时期,刘禹锡“弹素琴”以淡泊名利。

而古琴归了文人,古筝便归了庶民,百姓用其寄托生死离别的愁苦,“莫听西琴奏,筝筝有剩哀”;青楼歌妓用来寄托自己的哀怨,“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总的来说,之所以会形成“雅琴俗筝”的局面无外乎三点原因,一是因为,最初的起点不一样,古琴在最初的时候也带有祭祀的功能,起步便高高在上;第二点是,两者本身构造不同,导致其声音不同,古筝相比较古琴其音乐表达更活泼,曲调更明亮,更受到百姓群众的喜爱;而第三点则是因为其古琴诞生时间更为久远,被文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其深邃的音乐,使得古琴音乐的内涵更为深奥,百姓群体理解起来不是那么容易。

(3)传承与转化

古琴与古筝随着历史的进程也在不断的自我发展,特别是古琴,不但成为了文人雅士的专用乐器,更是带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并最终形成独具一格的“琴学”。

但是,在现在,我们会发现,弹琴的越来越少,而弹古筝的还经常能够看到,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还是要归结在古琴自己的身上,原因有二,一是学琴太难了;一是古琴的故步自封。

首先,学琴太难了。

通过上文中,我们也了解了古琴的构造,其实古琴的构造看似简单,但是学起却很难。

在古时,要想学好琴,最主要的是要有个好老师,一般来讲,老师教学生,先教“琴观”,即古琴的一些基本思想,然后再交具体的琴法和琴曲。而古琴的琴谱“减字谱”也需要通过老师的指导才能学会。所以学古琴与古筝不一样,学古琴基本上不能只依靠自己的悟性和努力。

而除了学琴太难,还有一个原因便在于古琴大家的故步自封,保守,不知变通。

反观古筝,新中国建立以后,积极进行创新,在面向大众化的同时,提高其普及性和娱乐性以及专业性。不断地取长补短,创作出许多名篇佳作,同时,举行各种学术活动,现如今,有许多古琴的曲子都被编入了古筝当中。

可见,古琴正在慢慢失去其传统的魅力,而古筝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雅”和“俗”的纷争,在古代,文人雅士以及统治阶级侧重于“雅”而轻视了“俗”,但是在现在,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俗”占据在了上风,而“雅”则处于劣势。

当然,雅也好,俗也好,这两者并不是所谓的高贵与低下,也不是简单的好与坏,更不是对文化艺术的两种评价。

雅与俗是共生的,也是平等的,正因为有了雅和俗的传承和转化,中国文化才得以不断地在丰富。

希望在未来,古琴能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不能让其成为又一个“文化遗物”。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