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8章 何事长向别时圆(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一】《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词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柳好好站在高高的楼台上,默默地遥望着西南方的故乡。

那缠人的羁旅,难以让她脱身;而这恼人的秋风啊,也无法让她排解。每天夜里,除非是自己设想一个美梦,才能安然入睡。

当那明月照射在高楼的时候,她又不得不爬起身来,倚着栏杆黯然神伤。那苦苦的酒啊,频频地灌入愁肠,都化成了相思的泪……

此时,奉元路[今西安市]省府府衙的门卫来到柳好好的居所,他在门外禀报道:“柳校书,门外有个叫柳如烟的小男孩和一小僧悟尘说要见您。”

柳好好忙道:“哦,你快些带他俩进来吧!”

不一会儿,衙役带着如烟和悟尘走进了柳好好的房间。柳好好让衙役给他俩准备晚饭,衙役领命而去。

衙役刚一转身,如烟就扑进柳好好的怀里,她还真把柳好好当成自己的亲姐姐了。

柳好好也爱惜她,抚摸着她的头发说道:“烟儿,你俩怎么来了?”

“想姐姐了嘛~”

“怎么这么晚了才到?”

“都怪这小和尚,差一点就被关在城门外了……”

“为何要怪小师父?人家辛辛苦苦地大老远把你送来。”

“我让他上马,他非不上马。所以就耽搁了好些时间。”

悟尘辩解道:“哪里耽搁了,昨天我们本就启程得晚,也只能到风陵渡就宿了,我又何必与你同乘一骑而辛苦老马?再说了,今天一大早,我不是就跟你上马了吗?”

“是呀,烟儿,这块路程,谁走也得走两天,你俩走了一天半已经很不错了。你不能怪小师父。”柳好好又对悟尘说,“小师父,快坐下歇一歇,待会儿,我安排你俩吃饭。”她的胳膊却一直不舍得松开如烟,又摸了摸她的小脸道,“烟儿,你怎么黑了,也瘦多了。”

就这么一句话,就把如烟的眼泪给勾了出来。

柳好好安慰道:“好了,别哭了。既然来了,就不要回去了,就待在姐姐身边。”

如烟还是哭,她抬起头来说道:“好姐姐,哥哥家出事了。”

“谁家出事了?”

“纪哥哥家。”

柳好好忙松开了如烟,扶着她的两个肩膀问道:“他家,出什么事了?”

如烟抽泣着说不出话来。

悟尘走过来,把完盛寄信来说的大体情况,一五一十地跟柳好好说了个明白。

柳好好自言自语地道:“看来,我得赶快回趟家!”

这时,衙役送来了饭菜。

柳好好让他俩赶快坐下来吃饭,什么事吃了饭再说。如烟和悟尘坐在了桌子的两端。

晚饭很是简单,只有两个小菜,一荤一素,面食是几个馒头。

如烟问:“姐姐,你们就吃这个?”

柳好好道:“这是招待客人的饭菜,平日里我们都吃窝头。”看到如烟不相信的样子,又道,“这是非常时期,荒灾之年,作为省府衙门总得做做样子的。”

也许是照顾悟尘是男孩,如烟把有肉的菜推给了悟尘,而把素菜拉到了自己的眼前。

悟尘白了她一眼,只好干吃起了馒头。

柳好好笑了笑,伸手又给他俩调换了过来。

如烟嗔怒道:“不知好歹,照顾你不知道照顾你!”

柳好好说:“小师父是僧人,不吃荤的,难道你不知?”

如烟道:“做僧人又什么好的?肉也不准吃,酒也不能喝……干脆,这次你也不要回去了……”

悟尘问:“不回去,我去哪儿?”

如烟说:“给好姐姐做护卫!”

悟尘道:“校书不是有护卫嘛。”

柳好好笑着看着他俩,心道:现在的女孩可真早熟,七八岁便知道谈情说爱了。

悟尘却为难地说道:“那,那,大白马怎么办?”

如烟说:“那不是老和尚租的嘛,关你什么事儿?让老和尚还钱去呗……再说了,你在寺院里,服侍了他那么多年,还不得给你点什么作为陪嫁吗?”

柳好好“噗嗤”一声笑出了声音。

悟尘却难堪道:“什么就‘陪嫁’,你这都说些什么?”

如烟说:“怎么不是陪嫁?你当年做和尚时,不是叫‘出家’嘛,现在不当和尚了,不就应该陪给你‘出家’时的损失吗?”

悟尘道:“我出家,没有什么损失,只有收益。我也不做那不仁不义的人,就是不做和尚了,我也得把马给师父还回去!”

“你回去吧,回去,你就出不来了。”如烟吃完了饭,把筷子一丢,说道,“你快吃吧,吃完了,好收拾餐具……我要和我姐姐说悄悄话了,你可不要听哟~”

柳好好问:“完公子是怎么回家的?”

如烟道:“老夫人认了完相公为义子,为的是虞大人走得时候有人给他‘摔盆’。”

“完公子答应了?”

“答应了。”

“那他回家干嘛?”

“说是老夫人安排他回家看虞大人的‘寿坟’。”

“完公子什么时候回来?”

“不回来了。”

柳好好一听,惊奇地问:“不回来了?”

“是啊!虞夫人说,让他好好在家念书,争取明年春的殿试,考取个状元。”

柳好好沉思起来,过了一会儿,又问:“虞老夫人那里有什么动向?比方说,准备结婚之类的事情。”

“我们在妆楼里,也不常去老夫人那里。所以,那边的情形也不是很清楚。”

悟尘却头不抬眼不睁、细嚼慢咽地吃着饭,顺口来了一句:“开始给虞小姐准备嫁衣了。”

柳好好问:“小师父是怎么知道的?虞家是什么时候准备的嫁衣?”

悟尘道:“昨天中午,我俩到了河中府城,如烟下马进了一家成衣店,恰巧虞家总管带着小门童虞禄,从对面的嫁衣店里抱着一个大包裹出了店门。见到我,先是一惊,随后打了声招呼。当听说如烟刚进了成衣店时,便把那一大包东西往马车上一放,急匆匆地赶着马车走了。”

如烟纳闷道:“他们怕我干嘛?”

悟尘不屑地说:“你嘴严呗!”

如烟又问:“你怎知道那一大包东西是新嫁衣?”

悟尘说:“嫁衣店不做嫁衣,做什么?”

如烟道:“呵!你个和尚,懂什么……新嫁衣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那得找自己亲近的七大姑八大姨来做,而且还得是‘福寿双全的妇人’[1]……”

悟尘说:“你的虞姐姐有那么多的亲戚在这里吗?别忘了,他们现在是住在普救寺,不买现成的能行吗?”

柳好好道:“悟尘小师父分析得很对!可这是为谁在做准备呢?”

如烟说:“肯定是虞美盼。”

“可不虞美盼呢,虞家又没有别的女儿。我是说,这是为完哲笃准备的婚嫁呢,还是为虞夫人的侄子?”柳好好分析说,“如果说是为了完哲笃,那把他收为义子不就多此一举了吗?直接招为养老女婿,岂不更好?”

如烟道:“这么说,老夫人还是想把盼盼姐嫁给她的侄子,这老不死的!”

柳好好嗔怒道:“哎,别骂人。”

如烟一吐舌头,脸立刻红了。

柳好好又说:“虞大人最近的情况怎么样了?”

“这,你问他。”如烟一指悟尘,“他经常过去熬药。”

悟尘说:“虞大夫比以前好了一些,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能下床走两步。”

柳好好:“能否坐着车回家?”

悟尘道:“早就能坐车了。我师父跟虞夫人说过,趁着虞大夫精神头好,赶快启程回家吧……你道虞夫人怎么说?”

“说什么?”

“她说,长老是不是感觉我们住的久了,想送客了?我师父说,没有那意思,老僧只是觉得,人老了,还是落叶归根,比较好!虞夫人说,路上饥民太多,很不安全的。”

柳好好说:“这是虞夫人在拖延时间,胡找的理由。现在的陕西,在汪大人的治理之下,饥民早就解决了温饱。一路上,你俩还能看到有饥民在路上吗?”

如烟和悟尘都摇了摇头。

柳好好道:“看来虞美盼的出嫁就在近期,说不定是九月初。我们得赶快让完哲笃回来,也许可以争取……”

【二】《水调歌头》苏轼.词梁弘志.曲王菲.歌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的晚上,省府举行了中秋晚宴。

柳好好多敬了汪寿昌几杯酒,随后,撒娇道:“大人,我献给您一首歌,你答应我一件事儿,怎么样?”

汪寿昌抬起朦胧的眼睛说:“什么事,你说吧!”

“您先答应我~”

“你不说,我怎么答应你?万一我办不到,怎么办?”

“你一定办得到……反正,陕西的事儿,您都为皇上办妥了,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噢,你想回家?”

“大人~俺都出来多长时间了,都一年多了,还不让人家回家看看嘛?俺真的想家了~”

“你家里又没有什么人,回家干嘛?还不如把我当成你的亲人,多想想我……”说完,便哈哈大笑。

柳好好假装生气,把小嘴一噘,说道:“大人~俺跟你说正事呢!”

“那,你先唱歌吧!”汪寿昌拍了拍柳好好的小手说,“不过,咱俩先说好了,如果你能把我唱得也想家了,我就和你一起回去!”

“一言为定?”

“决不反悔!”

“什么时间走?”

“这得看你的小曲有多大的感染力——如果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明天回家,也说不定。”

“好!大人,你说话可得算话!”

“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话了?”

柳好好莞尔一笑,自信地走向了舞台。她为大家演唱了一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注释

[1]福寿双全妇人

是指父母都健在,丈夫的兄弟姊妹都有,儿女双全的妇女。缺任何一方,说明此女人为“五福不全”。

“五福”这个名词,源于《书经.洪范》“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说白一点,五福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古人认为,“五福”俱全,“五福临门”才是十全十美,才是世俗人生的至高境界。

“五福”中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慈而且宽厚宁静;“考终命”即善终,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临命终时,没有遇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

“五福”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着生性仁善、宽厚宁静的德行,才是最好的福相。因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结果和表现,以此敦厚纯洁的“好德”,随时布施行善,广积阴德,才可以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由于避讳,东汉桓谭于《新论.辨惑第十三》把“考终命”做了更改,五福改为“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五福相对于六极,即凶短折、疾、忧、贫、恶、弱。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