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紫案焚香暖吹轻(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一】《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诗

紫案焚香暖吹轻,

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

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

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

赖有群公鉴裁精。

三月初九,天刚朦朦亮,纪绪、刘基和柳遇春便赶到了考场。考场的门厅外早已经是人头攒动。

当太阳初升的时候,考场的大门打开了,两行衙兵护卫站在台阶的两侧,举子们纷纷后退,排起了长队,等待接受检查,进入考场。

考场是一个封闭式的大院子,就像我们现在的监狱,当然没有监狱那么恐怖,但其建筑结构有点像。除了考官们办公的房子外,其余全为一排一排的号舍。考官的办公室在贡院的南北两头,一条大道从贡院中间穿过,连接两处办公楼。大道的左右两旁,横列着号舍。中间那条大道像是脊骨,两旁的号舍倒像是肋骨,一条一条平行排列。

每一列号舍长二三十米,分成数十个小隔间,无门无窗。里边就架着两块木板,一块当书桌,另一块当凳子,到了晚上,俩块一拼便是床。在这考试的九天里,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个小隔间里。

号舍依照《千字文》排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最靠近龙门的第一列号舍向着大道的墙壁上就写着“天”字,称“天字第一号”。

考场办公楼大堂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考官。

主考官揭傒斯[1]在大堂的中央训话。

揭傒斯,这个名字有些怪,但他绝对是汉人,他还有一名字叫“曼硕”。

揭傒斯说:“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靠我们在坐的诸位的严格筛选,等我们选出合格的人才后,至于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因此,我们这一步很重要,要用心来做。要上对的起皇上,下对得起数十年苦读的举子,中间还要对得起以后使用人才的执政大臣。但是,我感到惭愧的是,我年事已高,身体最近也不太好,感到心神已尽。因此,选拔超群英才的这副重担,就落在诸位臣工的身上了,希望大家来识别辨明天下英才。”

时辰一到,开始发卷。

片刻,举子们像战士一般,紧张肃穆地投入了考试。他们如同衔枚[2]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诗

蒙古人和汉人虽然在同一考场考试,但待遇和考试内容却不甚相同[3]。

三天后,通过了第一场考试之后,接着考第二场。蒙古人的第二场的第一道是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而汉人和南人却是必须加考的“古赋”考试。

考卷发了下来了,纪绪扫了一眼题目《古草原送别》。

这道题要求考生写一首诗和一篇赋。按照考场规定,诗题要加上“赋得”二字,为什么呢?因为《古草原送别》是考场限定的“赋”的题目。

诗在写赋之前写也行,之后写也可以。之前写是这篇赋的“中心思想”,其后写是这篇赋的“写作心得”。

写诗是纪绪的强项,他先写了诗的题目《赋得古原草送别》。不一会儿,对“草”的一曲生命赞歌便跃然纸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的前面四句,通俗易懂。就是说草原上那些茂盛的草,岁岁年年里,枯萎了再繁盛,即使是野火也无法将它们全部烧尽,来年春风一到,它们会再次苍翠。这四句,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意境在里面,纪绪也想借野草的生命力来形容自己顽强不屈的性格。

后面四句,是写他来京城的古道上长满芳草。阳光下,芳草青翠连着败落的古城,以草的繁盛衬托古城的荒废。从而来提醒朝廷需要一大批人才来振兴国家了。

纪绪把写好的诗放在了一边,便开始思索如何写这篇赋。思索中,纪绪手中的毛笔当成了挠痒的工具,笔尖蹭在了鼻子上时,纪绪才感觉到鼻上有点湿润,忙放下笔。

案前传来一阵清脆的笑声,纪绪左手捂鼻,抬起头来。那名经常来巡查的少年差官不知何时又来到他的面前,正兴灾乐祸的看着他,嘴里低声娇骂:“傻瓜!”

他骂得是情深意切的,一看就像个不男不女的小太监。

纪绪忙用手擦拭鼻尖墨迹,这一弄,纪绪的整个鼻子都黑了,这更惹得少年差官笑个不停。

这时主考官揭傒斯缓缓来到地字号考监巡查,看到青年差官的笑骂,慌忙走过来,对着官差挤了挤眼,示意官差跟着他赶快离开。

纪绪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那名远去的年轻官差,刚好他瞪着一双薄生眼睛回头瞟,似怒似嗔。

纪绪心想:朝廷为何要找些太监来监考,难道男人都去平叛去了?一想又不对,太监也算是男人……不去想他了,赶快用心想考题吧!

————————————

注释

[1]揭傒斯(1274-1344),元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江右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2]衔枚是指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枚铜钱,以防出声。

[3]蒙古人和汉人的待遇和考试内容有何不同?

(1)待遇方面

蒙古人和色目人的考题难度较低,考试也少一场,但授官级别却比汉人、南人进士高。如果蒙古人、色目人愿意参加与汉人、南人同样难度的考试,中选后,更是加一等给予授官。

(2)考试内容

蒙古人、色目人第一场:经问五条,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设问,用《朱氏章句集注》,其义理精明、文辞典雅者为中选。

通过了第一场考试之后,接着考第二场。第二场的第一道是以时务出题,限五百字以上。

汉人、南人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氏章句集注》,并复以自己的思想来总结和叙述,限三百字以上;经义一道,各治一经,《诗》以朱氏为主,《尚书》以蔡氏为主,《周易》以程氏、朱氏为主,以上三经,兼用古注解,《春秋》允许用三传及胡氏传来注解,《礼记》用古注解即可,各注解限五百字以上,不拘格律。

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

第三场:策一道,经史时务内出题,不矜浮藻,惟务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为了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性,诏书中还规定了监考人员:总监考由监察御史和廉访司官员担任,分监考由知员举、同知员举等人担任。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