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3章 秋风清兮秋月明(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杜甫.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弱]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瑟瑟的秋风,卷走了纪绪茅草屋上的茅草。

那茅草随处飘荡——飘过了浣花溪,飘散在江对岸;飞得高的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地沉落到洼池和塘凹。

南村的一群孩童,欺负纪绪病弱无力。

竟当着他的面,像小“强盗”般的,毫无忌惮地抢走他屋上飘下来的茅草,嘴里一边喊着“小白毛”,一边抱着茅草跑进了竹林。

纪绪高烧不退,站都站不稳。他立在院子里,有气无力地呵斥着他们。

可是,小孩们根本不听。

纪绪便拿着木棍去追赶吓唬他们。他们便跑得更远了,还不时的回过头来逗弄他。纪绪无奈地叹了口气,摇摇头拄着棍子往回走。回到了自己破草屋,瘫坐在床上,接着叹息……

风渐渐地停了,乌云像黑布一样遮盖了整个的天空,使仲秋的傍晚显得更加地迷茫和昏暗。

片刻间,瓢泼的大雨便从空中倾泻下来。

床头上的屋顶漏得像一挂挂珠帘,屋里没一处干松的地方。床脚处的漏雨尤其大,像粗麻线一样嘀嘀嗒嗒地扯连不断。

纪绪床上的被褥也是别人施舍给他的,别人已经盖了好多年。已是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纪绪睡觉姿势又不好,没几天就把被子给蹬破了。

自从家里遭难以来,纪绪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他望着窗外的秋雨,不禁长叹起来:“长夜漫漫,屋漏床湿,你让我怎么能挨到天亮……嗨!什么时候,才能住上宽敞高大的房子,让我也有个安温读书的地方……”

【二】《三五七言.秋风词-上阕》李白.诗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

寒鸦[2]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

此时此夜难为情!

这样的雨夜,搅得苏小雅也没了睡意。

这一顿“忽雷闪”的,把苏小雅吓得赶紧下了床,去把婉儿拉到自己的床上抱着一起壮胆。

婉儿是苏小雅的母亲赵语蓉,花了四两银子买来和小雅作伴的小丫鬟。

不知何时,月亮却遮遮掩掩地出来了,显得深夜更加地清冷。

小雅望着天空中那轮正在偷看她的、带着忧郁眼神的暗月,就像那个忧郁的人在用怜悯的眼神看着她一样——

纪绪可好几天没来浣花溪了。

上次见到他,还是来送油壁小香车的时候。那是纪绪亲自弄来木料,亲手为其打造的一辆小巧灵便的马车。

这架车,顶棚是可以升降的;晴天时,可以当敞篷车用;说是香车,是因为车的四周设计了可以放置鲜花的槽;拉车的漂亮小红马,是纪绪花了给歌妓写歌词挣来的二十两银子买来的。

小雅心想:纪绪对自己这么用心,定是心里有我……这寒风秋雨的夜里,不知他在干什么?这一夜的煎熬,她已经抑制不住想见他的冲动。

【三】《三五七言.秋风词-下阙》佚名.诗

[据《梅庵琴谱》所述下阙非李白所作]

入我相思门,

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

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

何如当初莫相识。

清晨,秋风又起。吹起的叶子聚在一起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又随着风儿随处离散了。

栖息在树上的老鸦也被这阵乱风搅醒了,它呱呱的骂了两句,便倒头又睡去。

苏小雅草草地吃过早饭,便带着婉儿坐着油壁香车来到了纪绪的老屋。

见纪绪病得不轻,便赶紧把他扶上了马车,准备带回家里调养。

婉儿在前排赶着马车,小雅坐在后排抱着纪绪。

纪绪没话找话地问道:“喜欢吗?”

小雅道:“喜欢什么?”

“小马车呀!”

“喜欢!”

纪绪接着说:“我知道你喜爱山水,你可以坐着这辆小马车到东湖去游玩散心,在那些地方,你有可能碰上你心仪的人,早点把自己嫁出去吧!”

小雅满脸不悦地说:“你都病成这样啦,还瞎操心!”

纪绪还在叨叨:“我知你喜欢什么样的人,才子雅士都喜欢在东湖之上吟诗作画,以前他们经常约我去那些地方,现在我这种情况,他们什么聚会,也不叫我了……不过,你得大方一些,把自己的才华表现出来,才子爱佳人,爱的是志趣相投的佳人,凭你的才华和容貌,他们肯定爱得不得了,只是你深居庭院无人知晓罢了……”

苏小雅看着纪绪的眼睛问:“你那么想早点把我嫁出去?”

纪绪解释道:“不是我想,是你娘想!”

“什么我娘的意思,肯定是你的心思……”

“这与我何干?”

“怕我缠上你呗~”

【四】《初秋雨晴》朱淑真.诗

雨后风凉暑气收,

庭梧叶叶报初秋;

浮云尽逐黄昏去,

楼角新蟾挂玉钩。

傍晚时分,完盛来到了纪绪的家。他是受了柳如烟的嘱托,回到成都后,去纪绪家一趟,看看她的纪哥哥是否安好。这不,完盛一下客船,便带着郭靖来到了纪家大院。

当他看到往日豪华的纪家大院,如今成了这般模样,他不由得吓了一跳。急忙敲开邻居家的大门询问其情况。

邻居家出来了位五十多岁的老妇,她告诉完胜说:“他家呀,去年的秋天,对啦,也就是这个时候,来了一大群人,把他家给烧了,把他娘给抢走了……”

完胜问:“他父亲呢?”

“哎呀,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全被烧死了。万幸,他家的大少爷赶考没回来,否则,也就遭上了……”

“那,现在他家大少爷去了哪里?”

“嗨,可怜呀,原来风光的大少爷,现在流落成了乞丐。”

“乞丐?他,居无定所?”

“不是呀,他流浪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又住到了这里。”

“这里能住人吗?”

“这不,年前,他自己动手,找了间没有完全烧坏的屋子,又找了些茅草附在上边,便在里边住着……”

“婆婆,你能否带我过去找找他?”

“好吧!”老妇人带着完盛来到了纪绪居住的小屋。

完盛敲了敲门,屋内也没反应。便推门走了进去。见屋里什么也没有,便问:“他是住这儿吗?这也不像住人的地儿!”

“住这儿,可他也不常在这里住……”老夫人诡异地一笑,“他呀,我也是听别人说的,他好像是让‘探花巷’的一个叫什么谭…谭思婷的窑姐给包养了,他一般住她那里……”

完盛很惊讶,说道:“不能吧!纪公子是一个很清高的人,他是从来不去这些地方的。”

“嗨,此一时彼一时啊,反正总比饿死强吧!”

完盛低头叹息,他也为纪绪现在的处境感到难过。

老妇人说:“先生若是找他的话,去探花巷找他吧,他必定在那里。”

完盛道:“谢过婆婆,我这就去。”

老妇人转身离去了……

————————————

注释

[1]上元二年(761)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全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寒鸦

据《辞海》解释,寒鸦,亦称“慈鸟”,“小山老鸹”。鸟纲,鸦科。体长可达35厘米,上体除颈后羽毛呈灰白色外,其余部分黑色,胸腹部灰白色。在我国大多终年留居北部,冬季亦见于华南。寒鸦早在《诗经小雅小弁》就出现了:“弁彼鸒斯,回飞提提。”弁,通“般”、通“昪”,快乐。鸒(yù):鸟名,形似乌鸦,小如鸽,腹下白,喜群飞,鸣声“呀呀”,又名雅乌,就是寒鸦。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