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5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3】(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众人的目光,皆向这个不适时宜的人投去。

严珅循着声音望去,只见接近祭坛的地方,正聚拢着十数名书生打扮的年轻人。

而说这句话的,显然是那些读书人的领头。

年岁和严珅相仿,面容坚毅,一身长衫,正略带挑衅的望着严珅。

所谓“士农工商”,这些读书人在平民百姓的心目中,还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这些人很容易便走到了祭坛的跟前,甚至周围的泥腿子百姓,还刻意为他们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不至于他们摩肩接踵,失了体面。

看到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严珅还没反应过来,一旁的张浩知满脸怒气,便率先发声音:

“宁立恒,当初严大人受难,放鞭炮最得劲的,就是你!这件事情,还是严大人心慈,没让我理会。

如今,你居然还敢来,莫不是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与那个刁民龙傲天,本就是旧友,说不准,他袭击钦差大人,就是你挑唆的!”

喔?宁立恒?宁毅?

这人,严珅有印象。

宁毅,字立恒,江宁人,父母双亡,曾师从邹夫子,得秀才功名。因祖父宁子安与苏府太公关系较铁,订下指腹为婚的约定,成为江宁富商苏家长房的上门女婿。

结婚当日新娘子逃跑了,自己也被一位对新娘子有兴趣的富家子弟拍了一板砖,昏迷了好几天才醒过来。等醒来后,他便像是开了智一般,开启了他身为赘婿却波澜壮阔的一生。

原书中,他和主角龙傲天相交莫逆,因其智计无双,也成了主角开挂路上的金手指之一。

(准确的说,宁立恒是原书作者,故意给主角开的人形外挂。)

此时,虽然本书的故事线出现了偏差,宁立恒与主角龙傲天的关系,并没有好到那一步去。

但毕竟曾经,惺惺相惜,“臭味”相投。

此刻,宁立恒对大奸臣严珅,自然是百般的看不顺眼!

这TM是人才啊!!!严珅心道。

还没等严珅搭上话,宁立恒率先出声:

“孔圣人尝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张大人,您就是这么理解的吗?

百姓良善淳朴,却容不得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的摆布!

你以为你们做的那些肮脏之事,能瞒得过天下吗?

如此惺惺作态,我真是感到恶心。

我今日来,就是要揭穿你们的真面目,唤醒荆州府的百姓,莫要被你们诓骗了!”

大义凌然,振聋发聩!

说到这里,宁立恒还不满足,对着一众百姓朗声道:

“唤醒民众,无不从流血而成。今大侑,未闻有因直言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立恒始!”

瞬间,百姓一片震动!

严珅像是看到什么宝贝似的,直勾勾的望着他,让宁立恒忍不住心里发毛,心道:

虽然我是要舍身成仁,但这位严大人,别是有什么特殊的兴趣爱好,我宁立恒宁——宁死不从!!!

当然,严珅只是单纯的爱才之心,没有什么邪恶的PY交易。

另一边,张浩知早已被宁立恒的这番“贪官污吏”的“歪理邪说”,弄得火冒三丈,当下对着衙役怒吼:

“还愣着干什么?快把这个刁民拉出去,重打三十大板!!!”

“且慢!!!”

就在此刻,严珅突然发声阻止。

听到这声音,张浩知不由得转头看向严珅,一脸不解和疑惑。

严珅不理张浩知的模样,缓缓说道:

“本官做事,光明磊落。既然这位宁秀才不认可本官的行事,不妨上前来,和本官好好辩一辩。本官愿意给你一个发声的机会!”

听到严珅的话,那一帮衙役也即刻退了下去。

而宁立恒,此时不仅没有一丝感谢,反而更是一副“我早知如此”的得色。

反倒是聚拢在宁立恒身边的书生,渐渐有了些不安。

的确,百姓容易诓骗,但是这些读书人本就是“读圣贤书,知天下事”,对严珅的底细,所知甚多。

但毕竟是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没了像宁立恒那样的天降智慧,面对这样的阵仗,更多的还是惶惶不安。

不过,尤是如此,他们依然坚定的围在宁立恒的身边,隐隐为其助威。

待场面安静下来后,严珅问道:

“宁秀才,你说本官颠倒黑白,可有凭据?”

“那是当然!”宁立恒丝毫不慌张。

一场没有硝烟的论战,就在此刻!!!

————

(PS:《论语·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在学术界的争议很多。作者菌在这里作一般理解,即翻译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其实,这有点像勒庞的社会心理学著作《乌合之众》的意思。群体无意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作者菌在这里推荐德文电影《浪潮》,看完真的让人不寒而栗。)

(PPS:宁立恒这句“唤醒民众,无不从流血而成。今大侑,未闻有因直言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立恒始!”,是化用维新志士谭嗣同的名句——“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天朝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致敬!!!)

(PPPS:宁立恒是作者菌有意埋的《赘婿》小彩蛋。嘿嘿~)

(PPPPS:作者菌真的是一滴都没有了,真的不是在水字数啊,呜呜呜~~~)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