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斗不止的南明小朝廷(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占领陕西后,多铎的八旗军挥师东进,三月占领商丘,接着很快便占领了徐州和亳州,淮河以北的大片区域已全部纳入大清的版图。南明的小朝廷如果君臣齐心,依靠半壁江山和长江天险与清廷进行对抗,理论上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逃到江南的东林余党死性不改,打嘴仗成了这帮人的专长,防止内耗与内乱成了弘光政权的主要任务。

在清军集中精力消灭李自成近一年的时间里,清军的主力都在陕西、山西地区,相对的中原地区处于“无主”状态,如果南明小朝廷能抓住时机,趁机收复这些地区,清军就处于很被动的状态,但是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不是手里没有军队,而是被八旗军打怕了。朱由崧手里还有将近70万的军队,但是没有信心去组织北进,甚至首先想到的是和清廷讲和,甚至还愚蠢到妄想“联虏平寇”,借助满清的势力消灭农民军,只可惜这只不过是与虎谋皮的一厢情愿。朱由崧此人就是被李自成在洛阳斩首的福王朱常洵的儿子,在成立弘光政权初期,朱由崧并不是第一皇帝人选,当然决定谁来当南明这个小皇帝,这个时候并不是老朱家的子孙说了算,国破如此,谁有实力谁就有话语权。明亡后,位于江淮一带的的淮安、滁州、庐州、泗州成了南明政权重要的军事要点,号称江北四镇,四镇的掌权者分别是淮安的刘泽清、滁州的黄得功、庐州刘良佐的以及泗州的高杰,此外,另一支实力较强的明军就是驻守武汉的左良玉。

我们先来看看弘光政权这几个最有实力的人物到底是什么来头。淮安的刘泽清,此人在崇祯末年升任山东总兵,在李自成围困北京时,崇祯命令此人火速进京救急,刘泽清谎称坠马受伤,违令不出兵,竟然带着自己的部队南逃至淮安;扬州的黄得功,崇祯时期,长期在河南、河北与张献忠等农民军作战,明亡前夕还随凤阳总督马士英一起平息了叛军作乱;庐州的刘良佐,崇祯时期在安徽境内同农民军作战,明亡后应马士英的邀请南下,刘的部队沿途对百姓烧杀抢掠,与土匪无异,其弟弟刘良臣早在十三年前的锦州城就已投降了满清;泗州的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在与明军作战时,私通明军,被李自成发现后,此人串通李自成的老婆,带着自己的属下投降了明军,后与农民军多次作战,升任总兵。一六四四年初李自成向北京进军时,大量明军将领纷纷投降,高杰不敢投降也不敢对抗,带着自己的人马逃跑至山东,到了山东后还打着农民军的旗号骗钱骗物资,后来山东也待不下去了,主动与马士英取得联系,逃到徐州暂且偷安;最后讲一下武汉的左良玉,此人在崇祯年间,初期镇压农民军功劳还是很大的,后来因为杨嗣昌论功偏颇,左良玉似乎看破了红尘,作战中开始出工不出力,明亡后,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逐渐在武汉地区坐大,成了一股军阀力量。五人中,除了黄得功,其他四人劣迹斑斑,靠这些人来支撑南明的政权,靠谱的可能性从一开始就得打个问号。

但是这五个人几乎掌控了当时南明政权所有的军事力量,也左右着朝政的方向,弘光帝朱由崧只不过是这些人的傀儡。一六四四年三月,南都(南京)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史可法带着朱由崧进入南京,马士英联合刘良佐、黄得功、高杰欲立朱由崧为帝,但是以东林党人钱谦益为首的一帮文人却想立其他皇室子弟为帝,一时闹得不可开交,最终还是谁有实力谁说了算,朱由崧于五月十五日正式称帝。东林党人不甘心在争夺帝位上的失败,在新政权不稳,国家危在旦夕之际,相继炮制出“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这几起所谓的案件严重打击了刚成立不久的弘光政权。先说“大悲案”,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一六四四年十二月的某一天,一个法号称作大悲的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的亲王,声称“潞王(东林党支持的皇子)应该当皇帝”,后来朱由崧将他斩首;再看“太子案”,几乎与“大悲案”同时,朱由崧身边的近侍密奏称南京城来了一个人,自称是崇祯朝的太子朱慈烺。如果是真的太子,那么朱由崧的帝位合法性就真的成问题了,后来经过群臣的辨认,证实此人乃假冒,遂打入大牢。但是东林党这帮孙子就开始造谣了,添油加醋、黑白不分、越描越黑,比当今的一些网络造谣大V有过之而无不及。“太子案”还没结束,接着就发生了“童妃案”,一六四五年初,一个姓童的女人来到南京,自称是朱由崧以前的妃子,后来被朱由崧当面否认,此事又被东林党的造谣大咖肆意渲染。东林党人制造这几起子虚乌有的案件几乎都把矛头对准了朱由崧称帝的合法性,其手段之卑劣,用心之歹毒令人瞠目,一帮文人不顾国家的生死存亡,有组织的策划造谣、抹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险恶用心无耻之极,后来的清朝大兴文字狱多少都与东林党这帮杂碎的所作所为有很大关系。

此时,驻守在武汉的左良玉似乎也想掺和一下危在旦夕的弘光朝廷,左良玉其实从一开始就对南京的政权不关心,事实上的军事割据让其对君臣关系看得不是那么重要,当初朱由崧称帝时给左良玉下通诏,左良玉爱答不理,后来碍于面子,勉强在自己的地盘宣读了一下。一六四五年三月,李自成在清军的压力下被迫沿长江向东游击,左良玉见此情形,不敢与李自成的败军作战,但是不战而逃难免被天下人耻笑,思来想去,发现可以利用一下“太子案”,与此同时,左与弘光朝廷的马士英等人因为在拥立新帝的问题上也有矛盾,左良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决定带领部队向南京进军,但是突然带军队进京总要有理由啊,因此,左良玉煞费苦心的炮制了一个理由,大概意思就是说“太子案”是冤案,自己已经拿到了太子的密诏,要求自己帮助“清君侧”,讨伐马士英,救出太子。冠冕堂皇的逃跑到这个份上,也真是服了左将军了!

在南京的朱由崧一点不傻,但是没有办法。面对左良玉的大军,比朱由崧还着急的是马士英,因为左良玉就是冲他来的,马士英赶紧调江北四镇的部队来围堵左良玉。

估计这个时候,进攻江淮的多铎和孔友德做梦都能笑醒,弘光政权内耗到这种程度,如果不灭亡简直都对不起天意。一六四五年四月,多铎拿下泗州渡过淮河进逼扬州,内阁首辅史可法驻守扬州,名义上为四镇督师,但是四镇的人马自己却调遣不动,各镇拥兵自重。驻守泗州的高杰早在正月就被自己的部下许定国设计杀害,黄得功此时正在对抗左梦庚(左良玉病死,其子继任)的军队,高杰的余部和刘泽清、刘良佐的军队都在算着自己的小九九,对清军能避就避,实在避不过就跑。清军到来后,史可法对部队下调令,调令未到,有的部队已经投降,史督师可以说对自己的部队已经完全失去控制。四月十八日,清军开始围困扬州城,多铎派人对史可法劝降,遭到史可法的严词拒绝。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带领四千人入城,本意是想绑架史可法然后出城投降,史可法对李栖凤说:“扬州就是我战死的地方,你们想干什么,如果你们想追求荣华富贵,那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然后李栖凤安安全全的带着自己的人出城投降清军去了。这绝对是战争史上的一大奇闻,当着主帅的面,大摇大摆的出去投降,为什么史可法没有制止或者是军法从事,主要的原因是他已经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按照史可法的说法是如果阻止李栖凤投降,难免会造成内讧,更不利于守扬州,他想投降,随他去吧。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