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拿什么拯救你(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建宁王李倓也不客套,直述其事。

李倓生母张氏原名张致,父亲是时任中书舍人张九龄的同族兄弟。张致父母早亡,张九龄见其知书达理聪慧异常,就收在府内抚养成人。开元十五年,当时仍为忠王的李亨纳孺人张氏即张致,同年张氏生子李倓。

开元十八年忠王李亨为河北道元帅,率兵讨伐契丹入侵。时张氏已然因病去世,因李亨无暇照顾这个亡母的幼子,就托由当时已经是秘书少监兼集贤院学士副知院事的张九龄抚养。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作周子谅案,以举荐非人的罪名降职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出京任职,当时已经十一岁的李倓才回到李亨身边。

“因在下是王子,母亲又非张相亲生。张相不愿在下称其阿翁,所以就收在下为徒,允在下尊称博物先生。开元二十八年后,在下曾与王师兄一起多番调查先生的死因,但都徒劳无功。”

李倓起身对李白深施一礼道:“请让在下和王兄参与其中,我二人必定倾尽所能。”

李白闻言沉吟不语,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把目光投向杨同。

杨同内心也在挣扎,王子参与自然也就代表着东宫可能参与其中,这可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助力。

但是光凭他们口中之言,自己仍无法尽信。

李倓见李白沉吟不语,又伸手入怀,掏出一封书信道:“此封是颜师兄的书信,请李兄请过目。”

说罢,李倓把书信递给李白。

李白拆除书信细读一遍,然后转手交予杨同。

杨同看过一遍后又交予启元子。

启元子看过一遍后向杨同略一点头。

李倓接过书信藏好后说道:“颜师兄说此事不可见诸笔端,可否告知详情甚或参与其中,全由李兄定夺。”

李白和启元子都拿不定主意,目光自然落在杨同身上。自从遇见杨同开始,他们就慢慢习惯于依靠杨同的判断和决定。

李白和启元子觉得这个动作自然而然,没什么奇怪。

但是两位王子和王维可不这么想。

一时间他们面露狐疑,没想到真正做决定的人竟然不是李白或启元子其中之一,而是这个十几岁的少年。

杨同心中正百转千回。

李俶后来即位为唐代宗,一代天子,自然是不可能与安禄山同流合污。

李倓同样为皇室子弟,还有张九龄颜真卿这层关系,自然也不可能投降安禄山。

王维在安禄山占领长安后,拒不作燕臣,而且看后世对他的评价以及启元子这层关系,他也不是一个忤逆之人。

杨同暗叹一声,沉声说道:“李兄不妨把事情细细说来。”这就等于变相同意了三人加入的请求。

李白点点头,沉声道:“此事说来话长。。。。。”。

‘啪’,李倓把手中茶杯掷地,摔成碎粉。他更拍案而起,横眉立目:“安贼明里效忠朝廷,暗地里却行忤逆之事。在下恨不得立刻纵马横刀,取其人头!”

一直沉默的李俶站起身来,一把拽住李倓,拉着他坐下:“贤弟息怒,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李倓也知道此事着急不得,坐下后仍咬牙切齿,怒气难消。

王维喊钱管家换过茶具,关紧房门,又道:“太白兄欲让我等如何相助,不妨直言?”

李白道:“敢请摩诘兄明日早朝引荐,在下欲在金殿进谏,揭发安禄山忤逆之罪。”

王维倒吸一口凉气道:“太白兄请三思。”

李俶劝道:“李兄可知,此前屡有大臣谏安贼有谋反之意,圣人俱是缚而囚之,更有甚者送人至范阳,交由安贼处置。李兄如今白身上殿,且是以下犯上状告封疆大吏,恐就此有去而无回。”

李白哈哈大笑道:“在下知诸位好意。不过生死平常事,如能以在下区区换圣人对安贼那怕一丝防备,在下死而无憾。且不闻‘謇朝谇而夕替,虽九死其犹未悔呼’。”

王维一声长叹:“李太白之胸襟吾不如也。”

余下人也是默然无语,李太白虽是笑语,但是任谁都可以听出他言语中的悲壮和坚定。

杨同心中无限有慨叹,李白这些年有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抱负和胸怀,有过‘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浓墨重彩,也有过‘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无语慨叹。

他这一生,就是看着大唐从开元盛世无上繁华,慢慢滑落向外忧内患无边黑暗。这种无力和无助,对于一个爱国爱民,有胸襟有抱负的读书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和煎熬。

他的心应该一直在滴血。

所以才有此前义不容辞的‘扬鞭跃马走黄河’,深入虎穴,舍己为公。

现在他终于等到了机会,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一个把他心目中的大唐盛世从黑暗中拉回来的机会。哪怕这个机会只有万一,他也决意当那扑火飞蛾,挡车螳臂。

李白也许很开心,自己这副身躯终究还是有用的。

杨同不知道,自己如果遇到李白一样的情况会不会选择飞蛾扑火,但是他不想李白去做这种无谓的牺牲,他这样的人应该活着。

李倓怒气略平,沉声道:“江山是李家的江山,太白兄都能以死报效,在下怎可落后于人。”

启元子眼睛一亮道:“建宁王可是有高见?”

李倓再一拍桌案,大义凛然:“明日,在下与太白兄一起入宫进谏。”

噗通,哗啦。

李俶一屁股跌坐地上,身前矮几倾翻,水撒满波斯地毯。他顾不得疼痛,赶紧爬起来拉住李倓,吸着凉气说道:“王弟,不要添乱。”

李倓目光中满时坚毅:“王兄,此事没有回转的余地,我大唐天下怎容他姓胡人染指。”

杨同此时心中已经有些计较:“二位稍安勿躁,听完在下这席话,二位如果还坚持告御状,在下绝不阻拦,如何?“

“好”,李倓再次坐回原位。

李白道:“杨兄请将,在下洗耳恭听。”

“李兄进谏的目的为何?”,杨同脸上波澜不兴,平静的问出第一个问题。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