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节 横断山(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大山之子》第一部 《笑笑书场》第01节 横断山

中国大西南云贵川藏交界处,躺卧着十多列南北并行的大山脉,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横断山。

设若从高高的云巅俯瞰,横断山脉犹如一只形状怪异的史前生物,高黎贡山、他念他翁山、怒山、宁静山、云岭、雀儿山、沙鲁里山、大雪山、邛崃山等诸多高山大系组成它的骨架,山系之间夹杂着无数的河谷,仿佛一只静卧沙滩的大海龟,西缘的贡嘎山——舒伯拉岭山系是它半伸半缩的右爪,东缘的邛崃山——大凉山山系,是它完全伸展开来的左爪,它的尾巴呢,则是逶迤绵长的横断山山系向北延展的部分,长长的,一直伸向中缅边界,最终渐渐消融于缅甸境内。

这神龟尾巴渐行消失的地带不甚宽广,却有一个在全世界都响当当的名字——金三角。

横断山脉是世界最年轻的山系之一,是中国最长、最宽和最典型的南北走向山系(没有之一),也是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水系的地区(唯一)。

印支漂移、冰川抬升,历经几万万年的地壳运动,这片原本沉睡于大洋海底的地块,逐渐隆起,形成一条条高挺巍峨的高山大系,就这么默默静卧在印度洋——太平洋板块之间,南北并行,独立成系,大山之间老死不相往来。至清末之前数千年,这些山系仍以汉、藏、瑶、苗等许多民族语言或文字,标读着它们各不相同的山名。

到得清朝末年,有个江西贡生,名叫黄懋材,投在满清权贵锡良大人的幕下参赞军政,因其博学多智,每多奇谋妙计,渐得锡良倚重。及至锡良升任四川总督,位高权重,军务政务渐多,更是离他不得,引作第一心腹,阖府皆称“江西黄”。

四川总督这官儿,可是了不得的哩,替大清皇朝擎着西南大片天。锡良能坐到这位上,一是倚着满清皇室的贵胄身份,二是得着慈禧老佛爷的青睐,三呢,这锡良老儿也端的是满人皇族中的翘楚,不仅于政务军务是个内行,便是诗词时文,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一日,锡良总督约了一众门客谈经论史,说到两晋逸事,自然少不得陶渊明。陶老夫子么,话儿自然多了去了,“不为五斗米折腰”啦,“采菊东篱下”啦,“此中有真意”啦,当然,更少不了“后遂无问津者”的那个世外桃源了,令人神往得很。众清客一时唾沫横飞,满嘴跑火车,滋滋洋洋地生发开来,反正,嗯,锡良大人既有此雅兴,大伙儿迎合迎合,放放嘴炮,总是没得错的。

一众门客聊得甚欢,唯独锡良大人却是埋了头,沉思片刻,捋捋几根黄胡须儿,眨巴眨巴小眼珠儿,瞪了一众门客,道:嘿,咳咳,嘿,史书有载,在那莽莽大山之中,有溪名作“黑水”,集高山融雪成河,一路逶迤奔腾,直入天竺之国,其间人迹罕至,从无外人进得,或许真有“世外桃源”隐于其间,也是说不定的。依老夫愚见,不若遣人探它一探,如何?

探它一探?嘿嘿,陶老夫子的话儿,可是当得真的?再者,黑水之河,嘿嘿,化外蛮荒之地,何来的世外桃源?

众门客面面相觑,大眼瞪小眼,作声不得。

独有江西黄,不愧是锡良的第一师爷,对恩主的这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儿,却是另有一番解读。

其时,大清国江河日下,国势日颓,列强环伺,割土分疆,更兼英国和沙俄正卯足了劲,为争夺藏南地区,明枪暗箭,翻云覆雨。黄师爷是个有心人,明白这位位高权重的锡良总督,在所有清朝贵胄中,虽算不上顶顶有为的人物,但也绝不是糊涂到极点的草包大王,从总督恩人平时的闲言碎语中,黄师爷猜测总督大人的这个“探源黑水”,恐怕更深层的原因,是要借“探源黑水”的由头,在这片当时尚属化外的蛮荒之地,为江河日下的清廷,也为自己,作一些未雨绸缪的打算。

黄师爷抱着这种目的,与锡良一番筹划,率了一众随从,出得成都府,沿着黑水河道顺流探行,一面开山取路,一面派出随从侍卫,沿途刺探所经之地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并将当日所得记录成稿,手绘成图。

历经一月有余,黄师爷率队深入莽莽崇山峻岭之中,偶观手绘的山川形胜图,仰望两边蔽日高峰,俯瞰悬崖下怒浪滔天,随口吟哦道:“哎呀哎呀,危兮险兮!高岭横阻,恶水断路,蜀道之难,难比登天!”

于是,这片并行南迤的崇山,便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

——横断山!

有高山就必有深谷,有深谷就必有大水。横断山脉是世界上唯一兼有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大洋系水流的地区,终年降雨丰沛,更兼几条高山大脉终年积雪,融雪化水,使得这些河谷水量极其丰沛。

高山大脉并行南迤,各不相连,深谷河流也就只能依山而行,两山夹一水,两水夹一山,逶迤南行,各不相连,奔流数百公里,这在世界地质景观上,也是独一无二的,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个地质景观,名叫“三江并流”。

“江西黄”的探源之旅,始于黑水源头。一行人耗时数月,历尽艰辛,终于进抵大雪山山脚。

一日傍晚,探险队借宿于路边小店,吩咐店家宰鸡杀鹅,就着主家自酿米酒,热热闹闹地胡吃海喝起来。酒足饭饱,随从给付食宿酒资,因着酒酣耳热,动作自然不够那么谨慎了,被店家窥见了裹在腰间的黄澄澄金条和白晃晃银锭。

半夜时分,一众人等只挂着一丝半缕遮羞布条,美梦正酣,黑暗中突然涌出一群山匪,把探险队员一个一个地踢醒,骂骂咧咧地集中到屋子前面的土坝中,鸟铳、藏刀、弓弩、矛枪对了他们,勒令交出所有的黄货和白货。一个不识深浅的护卫随从,刚想探手抽出别在腰带上的西洋火枪,被匪首当头一刀,咔嚓,干净利落,削去了半边脑袋。

众人明白过来,这间路边小店,明里是供路人打尖歇息的酒肆茶摊,暗里却是山匪的探子。

打劫黄师爷的这伙山匪,头儿是个三十左右的壮汉,一脸红色胡须,人送绰号“红胡子山爷”。

这支山匪以大雪山为活动地盘,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前后历经数十年。其头领虽经多次更迭,却一直以开山头儿“红胡子”为名,活动在深山密林中。

到了1936年,一位红军连长在土城战役中身负重伤,留置了下来,为躲避搜捕,隐于山中,后来就收编了这支山匪队伍,组建了“邛崃游击队雪山支队”。四川军阀刘文辉盘踞此地,多次进山搜剿无果,对外为愚弄人民,仍称雪山支队为“红胡子山匪”,简称“红匪”。1944年,雪山支队遭到了国民党中央军的伏击,从此神秘消失。

黄师爷一行被打劫一空,黄金白银自不必说,都被“红胡子山爷”搜刮一空,连棉衣厚裤也未能幸免,只好食山间野果,饮溪涧山泉,狼狈不堪地窜回成都。

虽然名义上的“黑水探源”半途而废,但黄师爷却因此行探险而“史书留名”,因为,他带回了两个极其重要的收获。

黄师爷带给恩主锡良总督的第一个礼物,便是这片此前尚不为世人所知的神秘之地,有了一个正式的官方称谓——横断山。这片区域东起邛崃山系,西抵伯舒拉岭,北界昌都、甘孜、马尔康,南达中缅边陲,面积60余万平方公里。从此,在中国浩瀚渊博的典籍图书中,正式有了“横断山”这个专属名词。

这是黄师爷送给中国乃至世界的一大贡献!

黄师爷送给锡良的第二个礼物,和他“黑水探源”所走的山道有关。考察队所行之路是沿黑水水道而行,按常理讲应当是高山挡路,荆棘当途,人迹罕至,无路可行,但偏偏他们所行多为石板小道。这些小道皆隐于深林野草,或于沟底河边,或行半山之腰,或穿峡谷山口,或走平坝坦途。小道皆宽两尺左右,遍铺石板,行来极易。

开初,黄师爷及其一众随从,皆惊疑不已:莽莽荒山野岭,怎么来得这等坦途?及后数遇驮队,小队十数人马,大队上百,尽皆人精马壮,各备刀枪。黄师爷顿悟:他们所走之道,就是坊间传说的“茶马小道”了。

“茶马小道”,相别于“茶马大道”或“茶马官道”而言,酒肆茶楼,贩夫走卒,餐间茶后,传说多多。

川中所产砖茶和井盐,由马帮或背夫运至云南贵州,直达藏北,驮马或背夫所经之道,便是史称的“茶马古道”。

自明朝万历年间始,朝廷实行盐铁专营。到了清朝,沿袭前朝做派,盐铁专营,设有官员专司管理。四川流入岭南藏地的盐茶税赋,仅次于江淮盐税,可见其税赋之重。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清**屡战屡败,丧师失地,赔付列强大量真金白银。国库本就空虚,这些沉重的负担自然就转嫁给了平民和商人,各种赋税五花八门,盐茶专税更是苛重无比,兼之各地方官员又在“官道”各隘口驿站广设关卡,百般盘剥,导致茶盐等物价格奇高,到达藏地的售价,远超其成本百倍不止。

超高的暴利,必然衍生出走私之徒,唯利是图的盐商茶贩们,便秘密开辟了一条走私通道。由官府发放“盐引”“茶引”,从事正经生意的茶商盐贩,多走官府通道,叫做“茶马大道”,或名“茶马官道”,与之相对,这条走私通道,便被私下叫做了 “茶马小道”。

官府其实是知道“茶马小道”的存在的,历任云贵总督和川陕总督也曾下过功夫,想要探知究竟。奈何这条地下通道实在隐秘,一番折腾后,也只能不了了之。待到锡良入督四川,大概就是1900年前后吧,也曾下过大功夫,想要破悉这条小道的秘密,虽费尽心机,仍不得要领。

却不料,恩师大人的这番烦恼,被这位有心的江西黄师爷无意间撞破。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啊!

其实,“江西黄师爷”并不是第一次作这样的探险考察之旅。早在1878年,黄师爷供职于当时的四川总督丁宝桢麾下,曾受丁总督之托,游历考察过缅甸和印度,只不过当时他率队所走的是 “茶马官道”,与这条“茶马小道”擦肩而过了。

黄师爷奉上的这份大礼,厚重得令这位总督大人半天没回过神来。锡良总督从此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道上,不及几年,累积了富可敌国的财富,疏通了慈禧老佛爷的关节,调到满清龙兴之地的盛京为官去了。

锡良主政四川的这段时间,“茶马小道”达到了它的辉煌顶点,驮夫贩卒前赴后继,人嘶马叫不绝于途,驮去内地的砖茶,自贡的井盐,成都的织锦,驮回苗裔的草药,藏民的皮革,缅甸的玉石,更多的是另外一种东西——鸦片。

老百姓俗称“鸦片”为“土”,云南所产鸦片叫“云土”,“金三角”所产鸦片叫“缅土”,从此,这条“茶马小道”,在老百姓的口中,又有了一个更加通俗的名字——“土路”。

再后来,清廷逊位,各地军阀拥兵自重,割地自雄,明目张胆地做起了“土烟”生意,为保障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为自家独营,他们当然不会容忍这条走私秘道的存在。广西李烈钧,云南龙云,贵州王家烈,四川刘文辉,众多军阀共同打压,这条“土路”终于走向了衰落,逐渐沉寂了下来。偶有个别胆大包天的亡命之徒,眼红于走私鸦片的巨大利润,或独行或结队,总是偷偷摸摸地,难成气候。

我们还是把目光收回来吧,再次注目于那千峰独立、万壑奔流的横断山区。

摆一张中国西南地势图,把横断山脉放在大西南这片广阔的背景下,你会发现,它就像是一叶不规则的树叶。高黎贡山脉、怒山山脉、宁静山山脉、云岭山脉、大雪山山脉、锦屏山山脉、大凉山山脉等等众多大山大系,是这片树叶上的许多南北纵列的主叶脉,那么,由这些大山向东西两侧延伸隆起的许许多多次级山脉,则像从主叶脉上派生出来的次级叶脉,再由这些次级叶脉衍生出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山脉,一直这么衍生下去。

终于,这些原本高耸入云的大山,逐次放低自己的身段,就这么放低,放低,再放低,最后幻化为千万座低矮的小山,向着川西平原的广阔原野奔泻而去,最终消失在四川盆地中部那宽广无际的平坝大原的胸怀中。

横断山脉的最高峰是海拔7500多米的贡嘎山,高踞于横断山诸多山脉之一的大雪山山脉之巅,山顶终年积雪皑皑,涓涓雪水顺山而下,汇入雪山两侧的深川大谷。山北的那条大河叫雅砻江,又名“小金沙江”,顾名思义,它向下奔流汇入的那条大水的名字,就是金沙江了;大雪山南侧的那条大水,名叫大渡河。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太平天国一代名将石达开,率着三十余万精兵强将,没能渡过山洪突发洪水滔滔的江流,全军覆没于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支三万余人的军队,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困境中,硬是划着两条小木船,冲上了重兵防守的河对岸,成就了令古今中外无数军事史家都不可思议的千古壮举。

这支英雄的队伍叫“红军”,这次震古砾今的壮举叫“长征”。

当这支队伍半年后落脚于陕北高原时,领导这次远征的伟人,用磅礴壮伟而又富于诗情画意的语言吟唱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的就是这事儿。

几十年后,无数后人或者怀着对当年红军“一船飞渡”的疑惑,或对红军队伍“万山让路”的仰慕,从双度市市区出发,沿着专为观光游客开辟出来的宽阔公路,来到“安顺场”“皎平渡”这两个并不宽大的山底平坝时,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破解心中的疑惑: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三十多万骁勇之师覆灭于此,只有三万人马的红军,外搭两条木船十二根铁索,怎么就过得河去了?

这无数前来后往,俯视激浪滔天的流水,敬叹前人神勇的游客中,有过一个游客,名叫于小山。

于小山对红军的壮举有自己的理解:有信念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