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四 孙可望得偿所愿 李定国怒斥龙王(1 / 1)

加入书签

更新最快就在仁者小说网,rz34.com

如果您还没有登录请点击:【登录】,如果您还不是本站会员请点击:【注册】成为本站会员!

三月,杨畏知的死讯从贵阳传来,贺九仪当即带兵来到行宫觐见。看着贺九仪凶神恶煞般的眼神,永历帝吓得是脸色惨白,惊恐万状。殿中诸臣亦是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多说一句。

一旁的司礼太监庞天寿早已收了贺九仪的贿赂,立刻贴耳小声说道:“皇上,您刚封杨大人东阁大学士,孙大帅就把杨大人给杀了,这是在向皇上您示威啊!事已至此,还是遂了孙大帅之愿,封他秦王吧!”

永历帝无奈地点了点头,算是勉强答应了,于是在贺九仪的注视下,永历帝当场写好册封秦王的敕书,盖上玉玺,派人送往贵阳。直到这时,贺九仪方才心满意足地转身而去。

孙可望得敕大喜,遂遣中书杨惺光具表称谢曰:“秦王臣朝宗望阙奏谢。臣自入滇以来,纪年而不纪号,称帅而不称王,正欲留此大宝以待陛下之中兴。此耿耿孤忠,矢之天日者也!”

受封秦王后,孙可望正式自称秦国国主,并在贵阳建立行营六部,以范鉱、马兆义、任僎、万年策分别为吏、户、礼、兵部尚书,并在官衔前加以行营之号。

永历朝廷同时还册封了定国为康国公,文秀为泰国公。虽然从王爵变成了公爵,可定国与文秀二人一心只想着联明抗清之事,对此并不以为意,欣然表示了接受。

在接受完朝廷的敕封后,为了尽快做好北伐准备,定国随即又匆匆返回了云南练兵。

至于孙可望,尽管得偿所愿,但他却依旧闷闷不乐,孙可望认为永历君臣不过区区一个秦王之名,封得都这么心不甘情不愿,自己又何必要死心塌地为这种朝廷效命。

任僎和方于宣二人平日里善于察言观色,他们一眼看出孙可望的野心,遂屡屡劝进。孙可望虽颇为心动,但害怕定国不服,遂让方于宣以巡视之名前往昆明,试探口风。

方于宣来到昆明,在定国面前绕了好几圈话,方才把话题引到劝进称帝之上。哪知定国听后却是双眉紧锁,毫不犹豫地表示了反对:“万万不可!大帅既授封秦王,便是朝廷之臣,若行此篡逆之举,将成天下公敌,人人得而诛之也!”

孙可望得到回禀,心中虽然不悦,但也只能暂时作罢。为达到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目的,孙可望于是又上疏请求永历帝移驻云南。

阁臣朱天麟力主其议道:“皇上,云南山川险阻,雄师百万,北通川陕,南控荆楚,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正适宜做驻跸之地,以坚秦王推戴之心,以慰中外臣民殷切之望!”

但内阁首辅吴贞毓由于先前曾坚决反对册封孙可望秦王,唯恐自己将来步严起恒之后尘,心中顾虑重重,不肯答应。而永历帝,在被贺九仪威逼之后,对孙可望也没有一点儿好感,担心一旦去了昆明,就将落入孙可望的魔掌,沦为傀儡。因此移跸之举,迟迟未成。

再说此时,正值春夏交替,滇西一带大旱,接连数月无雨,滇西百姓成群结队地前往龙王庙求雨,可老天却是迟迟不肯下雨。定国得知此情,自是忧心忡忡。

金维新见状遂上书定国,为其献上一策,定国阅后大喜,立即依计行事。

按照金维新的计策,定国亲自赶往大理,来到龙王庙前,当着众百姓的面写下一道义正言辞的表文,斥责龙王不顾天下苍生死活,命其尽快下雨,否则便要捣毁龙王庙。

等到次日,定国再次在龙王庙前召集众百姓,对他们宣布道:“诸位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昨夜龙王托梦于本公,说没有玉帝敕令,不敢轻易下雨,不过他教了本公一个法子,让咱们把花甸水潭和十八溪水道都给挖出来,如此便可保溪溪出水,让三百六十村寨都有水用!”

众百姓听说是龙王爷的吩咐,岂敢不遵,一时苍山洱海间,白族、汉族男女老幼一齐上阵,挥舞银锄,挖开水潭,疏通沟道。只用了不到一个月功夫,苍洱坝子就解除了旱象。

经过此事,定国备受大理一带各族百姓的敬重,更是将其奉为雨神,建本主庙以祭祀,香火络绎不绝。

等忙完了滇西一带的旱情,回到昆明,已经是初夏时节了。在康国公府后花园里有一棵百年古榕,枝繁叶茂,参天而立。

这日天还没有大亮,定国就已经早早起床,来到了榕树下打拳,这是他十几年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练了大约一个时辰,香莲带着小溥兴和小嗣兴也来到了后花园。

香莲此时又有了八个月身孕,只见她挺着大肚子,将手中一盘糕点放在榕树下的石桌上,招呼定国道:“宁宇哥,快过来吃点东西,等吃完再练吧!”

听到夫人的呼唤,定国连忙收拳停下,快步走到石桌前,猛地蹲下身子,一左一右抱住了两个儿子,香莲不禁假装嗔怪道:“瞧你一身臭汗,怎么这就抱上了?快先擦擦汗吧!”

定国吐了吐舌头,放下儿子,起身接过香莲递来的毛巾,一把擦去满头汗珠,然后搀扶着香莲小心翼翼地在石墩上坐下:“夫人,你都这么大的肚子了,就别整天忙里忙外啦,万一摔着了怎么办?”

听定国这么一说,香莲忍不住咯咯一笑道:“当初怀溥兴和嗣兴的时候,兵荒马乱,天天到处颠沛流离,不也是这么过来的了么?今日怎么倒就娇贵起来了?”

“当年那不是没有条件嘛!现在不同往日了,你是大明康国公的正室夫人,怎么还能再让你受苦呢?”定国边说着话,边在香莲身旁坐了下来,随手从桌上抓起一块糕点,塞进嘴中,边咀嚼边对着小溥兴和小嗣兴说道,“好久没看你们这两个小兔崽子打拳了,最近可有进步?露几手给爹爹瞧瞧?”

正当两个小家伙在定国面前跃跃欲试的时候,夏大柱忽然走了过来,躬身禀报道:“殿下,金先生来了。”

定国素来礼贤下士,对金维新这样的文人更是敬重,在昆明这段时间,他与金维新相交甚厚,并让其在军营中为将士们讲解《三国演义》。

听说金维新亲自登门,定国抱歉地拍了拍两个小家伙的肩膀,然后吩咐夏大柱先把人引至花厅稍坐,自己马上就去相见。

当定国匆匆换好衣服,步入花厅时,金维新正独自一人坐在太师椅上翘着二郎腿,悠闲地品茗着,还时不时地哼上几句小曲。

定国满脸堆笑地迎上前去:“金先生,好自在啊!近日讲授《三国演义》可还顺利?”

见定国到了,金维新赶忙放下手中茶杯,起身整了整衣冠,然后恭恭敬敬地向着定国就是一揖:“殿下放心吧,将士们听得可认真了!大家听后都颇有感触,说秦王就好比当今的曹操、董卓,而殿下却是忠贞不二、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

定国赶忙摆了摆手:“诸葛孔明可不敢当!今生惟愿能做关、张、伯约那般忠义之士足矣!不敢不勉!”

“殿下过谦了,依在下看来,殿下不但有诸葛孔明的智谋,更有关、张、伯约的忠勇!实乃天助大明重整江山啊!”见定国如此谦逊,金维新不禁发自肺腑地感慨道。

定国被金维新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转移话题道:“金先生,你过誉了!走,趁着现在还早,咱们到军营里转转吧!”

二人于是策马出了南门,直奔位于滇池边的演武场。

此时,大西军已经全部完成改编,并换上了明军的衣甲。当定国与金维新抵达时,众将士正冒着炎炎烈日在演武场之上挥汗如雨地认真操练着,呐喊之声响彻云霄。而在不远处,五十头身躯庞大的战象,也正在象奴的驱使下,演练着各种战法。

这些战象乃是不久前孟连第十四代土司刀派忠,与其他傣族土司共同赠送给定国的,在象奴的悉心调教,如今这些战象不但威猛善战,更是善解人意。定国旋即又命祁三升将象奴训练战象之法总结起来,取长补短,重新制定出了一套战象与骑兵、步军相互配合的战法。

“殿下,这象骑看起来已初具规模,应该很快就能上阵杀敌了。”金维新指着前方,一脸兴奋地说道。

定国兴致勃勃地驻马观看了一会儿象骑的操练,也是满脸的期待:“世人都说满清八旗铁骑天下无敌,我倒想看看,到底是他们的骑兵厉害,还是咱们的象骑厉害!”

看完象骑训练,金维新又举鞭指向演武场旁一排冒着袅袅青烟的草棚,对定国说道:“殿下,咱们再去那边看看吧!”

二人并辔来到草棚前,只见草棚内炭火烧得正旺,数百名工匠赤裸上身,卖力地挥舞着铁锤,打造刀枪军械。旁边的一排草屋内,还有不少妇女在埋头缝制着军服以及鞋袜,她们中大部分是将士们的眷属,还有少部分是平定沙定洲之乱时主动从军的彝族女兵。

望着大伙热火朝天的忙碌场景,定国不忍打扰,遂带着金维新悄悄离开军营,向着附近的一个村庄走去。

村民们此时正在田间辛勤忙碌,二人在田边驻马停下,定国翻身下马,俯身向着田间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农大声询问道:“敢问老人家,依您看,今年的收成如何?”

老农闻声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了一眼,随即单手撑腰,直起身来,乐呵呵地答道:“承蒙王爷庇佑,今年风调雨顺,定是个丰收年啊!”

“咦,老人家您认得我?”定国今日出门特意穿着一身便服,没想到居然还是被人一眼给认了出来。

老农也不害怕,抬起袖子一把抹去额上的汗珠,哈哈一笑道:“王爷,这昆明城,怕是没几个人不认得您!”

听老农这么说,定国和金维新也跟着乐了起来,笑了片刻,定国指着放在一旁竹篮里那些拳头大小的土蛋,好奇地询问道:“老人家,这是什么东西?从前好像都没见过。”

老农顺着定国手指的方向瞥了一眼:“王爷,这东西叫洋山芋,是咱老汉今天中午的口粮!”

边说着话,老农边将竹篮从地上拿了起来,送到定国面前,笑着说道:“这洋山芋都烤熟了,王爷若不嫌弃,拿一个尝尝鲜?”

定国也不跟老农客气,伸手就从竹篮里抓起一个洋山芋,随手往身上一擦,连着皮就要往嘴里送。老农连忙一把拉住定国的手,连连摇头道:“王爷,这玩意可不能连皮吃!”

按照老农的指引,定国小心翼翼地剥去焦黄的外皮,一股淡淡的香气顿时扑面而来。定国咽了咽口水,一口咬下,只觉外脆里绵,忍不住称赞道:“嗯!好吃!真好吃!金先生,你也尝一个试试!”

见二人吃得不亦乐乎,老农也是眉开眼笑:“这洋山芋是咱老汉亲戚前几年从广东那边带回来的,这玩意好啊!不挑环境,产量又高,吃了还管饱,自从种了它,咱们家七八口人,哪怕遇上荒年,也没饿过肚子!”

定国听得是连连点头,对着一旁的金维新说道:“金先生,你看这洋山芋若是能够推广种植开来,到时候将士们行军打战,随身揣上几个,吃饭问题可就迎刃而解了!”

rz34.com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